4600吨百年历史建筑,如何“打包带走”?丨创新建证美好-【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目的地搜索 用户中心

4600吨百年历史建筑,如何“打包带走”?丨创新建证美好
2025-02-25  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阅读:


近日,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五局承建
广州首座万象城——广州白鹅潭项目
举行“些华伦士楼”迁移完工仪式
这座拥有112年历史的文物建筑
顺利完成整体迁移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州白鹅潭项目是广州市重点项目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
建成后将以超级城市综合体量级
打造成为超级交通、超级景观
超大规模的滨江万象综合体
些华伦士楼落成于1914年
位于白鹅潭商务区核心区
是现培英书院花地校区旧址建筑之一
总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
整体四层,层高3.3米
被评定为广州市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也是荔湾区标志性景观之一
建筑是典型的近代折衷式建筑
见证了广州地区由传统教育模式
向近现代公共教学模式的转型
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为解决建筑周边规划道路及场地标高
高于文物本体、易产生内涝的问题
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
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
经评估后,对建筑群布局进行优化
打造活化程度更高的公共历史文化空间

些华伦士楼整体重约4600吨
迁移需要将建筑整体顶升2.3米
相当于将100多架国产大飞机同时抬起
新址相对原址向西南迁移37米
同时逆时针旋转70°
整体最大移动距离达75米
迁移工程历时130余天
迁移工程包括临时加固、基础开挖
建筑抬升、行走体系及动力装置安装
旋转平移、目标位置就位连接等多道工序
施工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监测
设置变形观测点共计28个
控制竖向位移差及变形差不超过10毫米
确保迁移过程中建筑的安全稳固
在建筑迁移的过程中
采用DRC自平衡双转向行走小车
就像给建筑装上了一双双“脚”
一步步走到既定位置
应用PLC同步抬升系统
确保了梁柱顶升过程的同步性
使建筑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平移完成后对建筑进行修缮加固
形成对文物全方位的有效保护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中建五局 广州白鹅潭项目 些华伦士楼

上一篇:三局云构:以“大国重器”赋能大国建造
下一篇:“中国建筑科技展”VR展厅上线

装配式建筑产业网•建筑工业化智慧之窗
新闻热线:010-63381153
投稿邮箱:cnpbi20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