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立,产业兴
近日,由中建五局承建的
杭州滨江区智造小镇项目顺利完工

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1.48万平方米
是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重点项目
杭州市重点工程
项目以数字经济为特色
发展智能制造新型供给体系为导向
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
智造供给产业高地
成为五局在新型工业
建筑领域的又一力作

站在彩虹快速路远眺,5幢以 “钱塘潮涌” 为设计灵感的高楼组成的建筑群格外壮观。外立面采用流线型线条与渐变玻璃幕墙,阳光照射下如同浪潮翻滚,为工业建筑注入灵动美感。

项目以建业路跨铁立交为界,5幢主体建筑由东向西一字展开,错落有致。东区块2幢建筑最高27层,建筑高度约134米;西区块3幢建筑最高22层,建筑高度约118米,通过地下室二层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空间。

▲地下室管综

在“向天空要空间”的“工业上楼”理念下,作为都市型工业楼宇的新形态,这座“摩天工厂”突破传统工业厂房的单层模式,采用垂直布局,实现企业生产、办公、研发与设计等多功能一体化集聚。这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是五局在新型工业建筑领域持续探索与实践的成果,为城市产业空间升级提供了全新样本。

▲钢结构深化
而实现“工业上楼”这一目标,对建筑结构、荷载能力、空间布局都提出极高要求。面对超高层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大跨度桁架楼承板施工等难题,项目团队坚持技术攻坚与创新实践双轮驱动,通过应用BIM技术全过程指导施工,并以 “计划-穿插-纠偏” 动态调控为核心,专人专项协调各方资源,保障施工高效推进。同时通过完善钢框架核心筒同层施工工法、钢结构外墙构造柱施工方法,运用内爬式布料机、BM免支模砌块等技术逐个破解施工难题,在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双提升的同时,实现了项目管理从技术突破到管理体系的升级,成功诠释 “工业上楼” 新范式。

▲核心筒-钢框架等高同步攀升施工工艺

建设过程中,项目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围绕钢框架核心筒施工、无外架栏板施工、超高独立墙施工工艺等关键环节开展攻坚,累计培育形成16项核心知识产权,含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著1项,并形成涵盖国家级论文、软著、工法在内的创新矩阵。

团队还深度参编《杭州市滨江区基坑工程技术标准》等多项团体标准与实施指南,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业范本。凭借在绿色建造、智慧施工领域的突出表现,项目先后获评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浙江省智慧工地标杆工程,致力打造区域工业综合体建设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