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上,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建筑《以“智慧建造”打造“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新IP》荣获“十大优秀案例”及“国际传播创新类”优秀案例。
中国建筑联合CGTN共同制作推出9集国际传播系列纪录片《智慧建造》(Architecture Intelligence),聚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度探访9个海内外重点工程,与14位建筑设计、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创新技术实践者,共同探究科技如何改变和塑造建筑行业未来,展示了科技为改善人类生活、提升城市功能、应对全球挑战所发挥的作用,海外播放量达8100万次。
建筑是技术的结晶、故事的载体。今天的“中国建造”已不再是粗放产业,中国建筑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致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系列纪录片深度挖掘每一项技术创新、团队攻坚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讲述“科技驱动”下的“中国建造”故事。
《玻璃幕墙勾勒城市曲线》生动展现了工程师们运用科技创新,攻克目前全球最复杂的曲面建筑——香港美利道2号项目。通过蓝光智能扫描、三维模型模拟安装轨迹、数字化制造等技术,从生产加工到拼接安装,工程师们严格把控近2000件玻璃幕墙弯曲的精准度,让“紫荆花”在香港高空绽放。
《迪拜大桥“空中”建》中,辛达加滨海大桥的建设规划初衷就是要疏通迪拜新老城区的“交通堵点”,而巨大的挑战就是不能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通行。为此工程师们决定逆向而行,把大桥切成了20000块,经过工厂预制化生产后,再用架桥机把它们像拼积木一样拼接起来。辛达加项目经理莫森·德苏机感慨道,科技创新为历史悠久的迪拜老城注入了新活力。
《当“合十礼”遇上“中国建造”》讲述了柬埔寨国家体育场背后的设计与建造巧思。体育场设计灵感汲取了柬埔寨人见面问候礼仪“合十礼”,工程师们采用斜拉索桥的原理,确保整个体育场达到平衡,精准呈现这双“问候之手”的优美曲线。柬埔寨旅游部顾问Kong Roatlomang表示:“我经常在想中国工程师是不是先建了一座桥,然后在桥下面建了一个体育场。”
纪录片通过对话亲身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的建筑师、工程师,聆听他们匠心独运、勇攀技术高峰的故事,并借助“工程建模技术(BIM)+动画+AIGC”的创新结合,实现工程技术向艺术创作的完美转化,为海外受众带来可想象、可感知的建造科技空间。
视频将工厂里头顶上建筑制造的流水线场景比作“霍格沃兹的魔法”,将桥梁建设运用的钢绞线和箱梁比作“为桥梁戴牙套正畸”,将无支架连续荡移的建设工艺比作“在江水之上荡秋千”。这些表述把建筑背后所蕴藏的科技知识一一解码转化,在充满乐趣的体验中实现科普传播。
由建筑工程师和动画师通过“跨界合作”,首次将BIM系统的工程模型导入到动画系统内,经过艺术创作和加工,将严谨的科学纪录片以生动又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体验。
视频中,中国建筑的工程师们化身“导演”,在沙滩上“挖沙子”模拟土方坍塌吞噬地铁的挑战;用海绵块模拟空间重新组合后,让建筑与自然界更容易发生能量交换的情景等。新加坡网友留言:“我喜欢他们在沙滩上用挖沙子来模拟在地铁上建造超高层的难度,我完全被吸引了。”
以“纪录片+TED演讲”的“长短结合”的方式,参与拍摄的八位工程师代表,以演讲的形式,向受众科普每集中最核心、最有趣的技术创新点,通过“纪录片+TED演讲”的“长短结合”,扩大建筑科普落地呈现。
系列专题片在“2024年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上展播,CGTN官网开设Architecture Intelligence专题页面,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国内外20余个平台投放,覆盖英、法、阿三个语种,最高单贴海外传播量达700万次,收获海外网友积极反馈。
在未来,中国建筑
将与全球合作方携手
努力推动讲好
以创新为引领的中国建造故事
以中建方案、中建行动
为构建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
未来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