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立鹏城,俯瞰湾区胜景;
蝶变腾飞,智汇商业蓝图。
近日,中建安装参建的
岁宝国展中心顺利投用。

作为深圳市重点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
岁宝国展中心位于
深圳市最早建成区之一的
福田八卦岭工业区,
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将原有80年代工业区老旧建筑拆除后,
新建四栋超过150米的单体,
其中D塔楼总高度258米,
是集商业、办公、公寓、公共设施
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
南方公司承建158米、
199米的两栋公寓楼
及商业裙楼、地下室机电安装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田区地标性建筑,
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公寓楼高度超190米,
每层依靠电缆输送电能,
然而项目需垂直敷设的
单根电缆长度达180余米,
10余根电缆要在80厘米宽的
竖向桥架内有序排布,
加之井道仅0.5米宽、2米长,
如何实现电缆狭窄空间内的安全高效布设,
成为横亘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首要挑战。

项目团队通过勘察现场、
查阅资料及力学分析,
决定首先采用BIM对电缆排布设计进行深化,
按照电缆回路进行编号及吊装模拟,
明确每根电缆在桥架内的敷设位置及顺序,
而后采用“空中接力”动力提升系统
进行电缆垂直敷设,
同时使用电缆防摆动定位装置
和卸力式电缆夹板,
保证超长电缆的稳定、安全敷设,
最后通过人工及机械设备辅助,
仅20天便完成了3万米电缆敷设。
此模式与传统敷设方式相比,
确保敷设精度100%,节约工期约7天。

在攻克高层垂直电缆敷设难题后,
项目团队随即转向另一项挑战
——如何为轰鸣的机电设备戴上“消音罩”。
地下室和冷水机房的设备是主要噪声来源,
面对业主部分区域50分贝以下的要求,
项目团队为冷水机组量身定制“静音方案”。
通过设置浮筑地台与减震弹簧,
形成“双重减震”防护体系,
有效阻隔设备振动向结构传递。
同时,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也都采用
减震胶垫精准降噪,
最终使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下,
打造宁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作为城市更新类工程,
项目市政排水排污管道早已深埋地下,
项目团队在接驳污水管道时
发现管道排水不畅,
常规开挖式施工不仅费时费力,
还会影响周围居民出行。
项目团队创新引入智能探测机器人,
这台搭载高清摄像
与传感系统的“地下医生”,
可以钻入狭小的管道中,
通过激光扫描与电磁波定位技术,
精准锁定了管道3处挤压变形点,
相较传统人工排查方式,
检测效率提升200%,
有效避免313米路面开挖造成的资源浪费。

项目地下室设有汽车充电桩,
高峰期数千辆汽车在此停车,
车辆密集停放充电引发的消防风险陡增。
而汽车燃油火灾具有
爆燃性强、高温扩散快等特性,
传统水基灭火存在复燃风险。
项目团队针对这一难题,
创新应用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
利用泡沫封闭、冷却、蒸汽效应快速扑灭火灾。
较传统水喷淋系统节水40%,
灭火响应速度提升至15秒内,
且一套2吨的泡沫储罐装置能有效防护
465平方米区域,
有效满足业主消防需求。


时间就是效益,服务永远在路上。
项目收尾攻坚期,
业主突然下达两项额外任务:
128台甲供防排烟电箱需立即调试,
536套停车场灯具要提前点亮。
此时施工队伍已撤场七成,
面对人手短缺的困难和服务业主的需求,
已经准备撤场的
电气工程师文见倬毅然扛起重担,
紧急调配现场人、车、料资源,
创新采用“区域分片、阶梯递进”施工法,
逐台核对防排烟电箱参数,逐个调试灯具。
经过72小时鏖战,数千次往返奔波,
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赢得业主连连点赞。

顶管工程是本项目超危工程,
也是重难点核心之一。
项目团队需打通
2条20米顶管通道来接驳市政管网,
在深达5米的沉井内,
既要完成双层混凝土浇筑,
又要在狭窄空间内同步安装320吨级顶管设备。
项目总工高炅睿带领班组昼夜轮战,
在顶管机突发液压故障时,
技术团队交替蜷缩在设备支架间抢修,
用热风机烘烤冻结的液压阀。
最终7天完成两座沉井结构的浇筑,
20天完成顶管任务,
较常规路面开挖敷设管道工期缩短2/3。

擦亮产业地标,焕新城市活力。
近年来,中建安装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
夯实高端机电专业实力,
积极助力城市更新改造,
用实干和担当匠造精品工程,
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